首页 资讯 正文

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载守望“秘境兰香”

体育正文 165 0

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载守望“秘境兰香”

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载守望“秘境兰香”

中新网百色7月3日电(蒋林林 陈绿意(lǜyì))从海拔400米的南盘江河谷至海拔1971米的盘古王山,在广西(guǎngxī)(guǎngxī)百色市乐业县,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以下简称“雅长保护区”)33万亩辖区内,几乎每个山头都有兰科植物分布(fēnbù)。今年是雅长保护区成立20周年,20年来(niánlái),保护区工作人员矢志守护着“中国兰花之乡”这片净土(jìngtǔ)。 广西(guǎngxī)雅长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园内,兰科植物实现原地保护(bǎohù)。蒋林林 摄 雅长(yǎzhǎng)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以兰科植物命名并(bìng)以其为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区,是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及基因库。保护区内莎叶兰、带叶(dàiyè)兜兰、台湾香荚兰三大野生居群,其分布面积之(zhī)大、生长之旺盛、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。 雅长保护区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保护区通过加强(jiāqiáng)巡查监管、设置电子(diànzi)监测、开展迁地保护等措施,对兰(lán)科(lánkē)植物进行升级保护,区域内的兰科植物由2004年综合科学考察记录的44属115种,增加到目前的64属174种。同时,天贵卷瓣兰、广西羊耳蒜、雅长玉凤花、雅长山兰、雅长无叶兰等兰科植物新种陆续被发现,进一步诠释(quánshì)了该片(gāipiàn)区作为兰科植物“天然基因库”的独特价值。 雅长保护区(bǎohùqū)兰科植物繁育实验中心攻克55种兰科植物种苗培育(péiyù)技术。蒋林林 摄 走进广西雅长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园,一簇簇(yīcùcù)平卧曲唇兰、莎叶兰、棒叶鸢尾兰、足茎毛兰……令人目不暇接(mùbùxiájiē),该园内兰科植物实现原地保护。雅长保护区于2010年成立我国(wǒguó)首个(shǒugè)兰科植物专项研究中心,2022年建成自治区种质资源库。目前,年产300万苗的兰科植物繁育实验中心攻克55种兰科植物种苗培育(péiyù)技术,人工繁育的100余万苗兰科植物成功(chénggōng)回归野外。 雅长保护区人工繁育的兰科植物种苗(zhǒngmiáo)回归野外,工作人员正在(zhèngzài)处理石斛兰种苗。蒋林林 摄 地跨广西、贵州两省(区)的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正(zhèng)如火如荼。将纳入(nàrù)创建区范围的雅长保护区,为兰科植物的繁衍和保存提供了适合生境(shēngjìng)。 “我们(wǒmen)全力支持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,积极投入创建区内兰科植物保护和科研工作。”雅长保护区管理(guǎnlǐ)中心党委书记、主任温东林说,希望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,探索建立(jiànlì)兰科植物保护与野外回归体系,打造以兰科植物为特色(tèsè)的生态文化品牌,推动地方开展生态旅游,因地制宜发展兰花(lánhuā)产业,实现绿色(lǜsè)资源向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元转化。(完)
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载守望“秘境兰香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